一、教學目標
【知識與技能】
認識日歷,會區分大月、小月,掌握大月和小月的記憶方法。
【過程與方法】
通過觀察日歷、總結月份特點的過程,提高觀察、概括及總結能力。
【情感、態度與價值觀】
感受生活中的數學,提高數學的學習興趣。
二、教學重難點
【重點】年、月、日的認識。
【難點】大月、小月的識記。
三、教學過程
(一)導入新課
創設情境導入,屏幕展示2014年年歷,提問:你的生日是幾月幾日?能在年歷上找到你的生日嗎?引出課題《認識年、月、日》。
(二)講解新知
活動一:觀察年歷,總結特點。
提問:觀察年歷,有哪些收獲?
設置學生自主探索環節,引導學生從整體到局部分別觀察,可以預設學生得到:一年有12個月,有些月份有31天,有些月份有30天,而2月只有28天。
引導學生將觀察到的每個月的天數填表。
活動二:識記大月、小月。
結合表格,順勢明確一年有12個月,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,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。
引導學生將表中的大月涂上紅色,小月涂上綠色。提問:觀察表格,看看大月、小月的月份,有哪些發現?
可以預設學生發現大月的月份和小月的月份,進而明確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。
提問:有哪些方法記憶哪幾個月是大月,哪幾個月是小月?
可設置學生小組討論活動,多角度探討、嘗試用自己的語言總結大月、小月的記憶方法。
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方法,可以預設學生得到:7月和8月是連續的兩個大月,7月以前的單數月是大月,8月以后的雙數月是大月。
順勢講解利用拳頭記憶大月和小月的方法:左手握拳,用右手指著左拳,從食指的凸起之處向小拇指方向開始數,再從小拇指凸起處往回數,從而確定凸起處為大月,凹處除2月外為小月。
(三)課堂練習
說說自己和爸爸媽媽的生日,并說明生日所在月份是大月還是小月。
(四)小結作業
小結:師生共同總結本節收獲。
作業:將國慶節、黨的誕生日、中國教師節、中國植樹節在2014年年歷上標出,并說一說它們所在月份是大月還是小月。
四、板書設計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